越声萦绕绍兴城|他因一场戏奔赴一座城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编者注:

越韵自然,梁绕余音。 绍兴是越剧的发源地,越剧的基因始终深深植根于绍兴的土壤中。 如何推动越剧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 值第五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开幕之际,绍兴日报刊发《越剧包围绍兴城》专题文章,介绍绍兴继续擦亮越剧“金名片”的有力举措。 现将报告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越剧节目_越剧表演_越剧剧目/

越声环绕绍兴城

因为一场戏跑到一个城市

记者 徐霞红/文

持续的高温也抵挡不住剧迷的热情。 因为一场“越剧盛宴”,绍兴古城将迎来一个多月的“高烧”。

7月31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在绍兴拉开帷幕。 这是唯一永久落户绍兴的国家级艺术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关于发展越剧的指示精神。

“越剧不仅是浙江人民的宝贵文化瑰宝,也是全国乃至世界华人所珍视的民族文化瑰宝。在庆祝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之际,中国越剧艺术中心越剧艺术节迎接八方宾客、展示精品作品,对于推动中国越剧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首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开幕致辞中这样说道。

这座被越声包围的绍兴这座城市,不仅有着深厚的越剧功底,而且正以开放的姿态融入时代新声音,绽放出一座热爱“越”的城市的独特魅力!

绍兴四剧入选第五届中国越剧艺术节

“每四年举办一届的中国越剧艺术节,将从全国专业剧团的原创剧目中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剧目,以演出的形式展示成果。” 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绍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何俊杰表示,首届中国越剧艺术节于2006年越剧诞生100周年之际举办。 绍兴作为越剧之乡,是主办方之一。 2018年,第四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再次由绍兴市主办并永久落户绍兴。

“在第五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入选的15个剧目中,绍兴共有4个剧目,是全国地级市中数量最多的。这充分说明了绍兴越剧的创新实力。” 何俊杰介绍说,这四部剧目分别是:嵊州市越剧保护传承中心的《核桃树之恋》、上虞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祝家庄的年轻人》、柯桥区小百花越剧艺术传统中心。 《苏秦》《剑湖风云》由绍兴越剧团与绍兴越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制作。“这四年来,绍兴还围绕原创题材创作、上演了一系列剧目。例如由诸暨文化艺术中心创作并上演的关于诚信、诚信的故事越剧《双玉坠》也参加了第五届中国越剧艺术节的选拔。”

越剧剧目_越剧表演_越剧节目/

《核桃树之恋》剧照

“山溪九曲,小院暖如春。核桃树挂日月,一首情歌人人传。” 《核桃树之恋》取材于发生在嵊州市仙人坑村的真实故事。 该剧讲述了核弹技术人员与妻子平凡而感人的爱情婚姻生活。

“这是一首爱与等待的时代情歌,也是对所有为国家富强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的赞歌,我们希望从他们牺牲奉献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嵊州越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朱航灿表示,近年来,他们不断探索越乡题材,进行“讲好中国故事”的本土实践。

作为全国唯一的越剧舞台艺术作品,《核桃树之恋》入选北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演出,并荣获第十七届优秀戏剧奖中国戏剧节。

越剧剧目_越剧节目_越剧表演/

绍兴市上虞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为村里的年轻人送上祝福》

《为村里的年轻人祝福》将乡村振兴中“农业创客”的故事搬上了越剧舞台。 这是一部具有鲜明‘新时代’特色、浓郁江南田园气息、音乐剧元素的抒情轻喜剧,讲述了《梁祝》故事发源地地舆一群年轻人的故事。扎根大地,奉献世界,新时代、新农村、新农业的故事。 该剧导演孙晓燕表示,“新”是整部剧的关键词。 它以其细腻幽默的现代表现力、活泼明快、充满活力的音乐设计以及印象派田园画的舞台美感,勾勒出当代人心目中的新农村风格。 “潮”也是全剧的关键词。 说唱、爵士、鬼舞步等现代舞曲元素贯穿始终。

越剧表演_越剧剧目_越剧节目/

绍兴越剧团“鉴湖风云”

“剑湖风云”也是绍兴的本土题材。 该剧围绕秋瑾这个温柔而热情的女主人公形象,从她个人的“小家”出发,反映国家命运的酸甜苦辣,再现一个热血沸腾的革命时代。 同时,以越剧独特的唱腔、独特的旁白、文武双全的表演,再现了1911年秋瑾等烈士的革命事迹,凸显侠义与柔情的交织,秋瑾这个中国现代奇女子的理性与感性并存。 寿命。

《剑湖风云》最大程度地还原了1911年辛亥革命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作为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9年省文学艺术发展基金支持项目和2020年绍兴市“五个一工程”支持项目该剧旨在将绍兴英雄烈士的革命精神传播到观众心中,为绍兴地方戏的振兴和繁荣贡献力量。” 绍兴演艺集团总经理邱建平表示,作为越剧土生土长的人,结合本土文化创作呈现原创剧目,推动文艺创新一直是他们的坚持。

越剧剧目_越剧节目_越剧表演/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苏秦》

《苏秦》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悲喜剧。 主演张琳以她对戏曲艺术的“激灵”,追随先祖苏秦的足迹,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励志、感恩苦难、关爱世界的生动人物。

越剧基因深深植根于绍兴肥沃的土壤

越韵自然,梁绕余音。 如今,即使是舞台上的好戏,也绕不开两个字——绍兴。 作为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发祥地、女越剧第一地、越剧之乡,中国越剧的历史离不开绍兴。 也就是说,越剧的基因始终深深植根于绍兴的肥沃土壤中。

越剧剧目_越剧表演_越剧节目/

越剧小镇

“近年来,嵊州积极开展越剧文化和生态的整体保护。” 嵊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7月中旬,他们刚刚接到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组织的检查组进行了现场检查,关于地方文化生态整体保护的指导意见。

越剧剧目_越剧节目_越剧表演/

越剧剧院

优良的自然环境为越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生态。 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越剧文化的深厚土壤。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孕育了越剧文化的内在基因。 勇敢的实践和创造,培育了越剧文化的源泉。 自来水。 可以说,嵊州拥有建立越剧文化(嵊州)生态保护区的诸多优势和条件。

例如,古戏台的建设为越剧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表演场地,成为展示越剧文化的重要文化空间。 经初步文物普查,发现嵊州有越剧文物300多处。 其中,现存古戏台210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绍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嵊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

今年是袁雪芬诞辰100周年,也是越剧改革80周年。 1933年,11岁的袁雪芬和她的“舞台姐妹”在嵊州这个古老的舞台上起步,最终将发源于江南水乡的越剧推向了最高的艺术巅峰。

“鼓声百年不绝,悦声袅袅,梨园明媚。” 历经沧桑,越剧的灵魂依然深深扎根于此。 “越剧十姐妹”中,有6位来自嵊州,越剧唱腔仍以嵊州话为主。 越剧大发展时期,嵊州成为越剧演员和工人的输出地,形成了“越剧班都出嵊州”的现象。

“嵊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先它是越剧之乡,远近闻名,无论你在哪里,都知道它。了解越剧,就知道嵊州。我一直以来想去越剧故乡,今天如愿以偿。”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嵊州视察时曾说过这样的话。

越剧节目_越剧剧目_越剧表演/

石家岙村

数百年的越剧渗透到了越州大地,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越声。 在百年越剧发源地嵊州市东王村,村里几乎人人都会唱几句越剧,人人都是越剧迷。 只要需要一把巴拉莱卡琴、两把二胡、一个小军鼓,就可以组成一个伴奏“团”。 任何想唱歌的人都可以在村里的空地上开始唱歌。 每当夜幕降临,家住越城区稷山街道的老戏迷陈香娟就会拉起随身小音箱,喊上老搭档,到固定的戏迷角落里摆出“战阵”。 当悠扬的越剧奏响时,越来越多的市民围拢过来,驻足观看。 当歌声激动人心时,会赢得阵阵掌声。

越剧表演_越剧节目_越剧剧目/

越剧电影《钗凤》剧照

在专业剧团建设方面,除新昌外,绍兴各区县(市)都有越剧团,并诞生了六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其中,柯桥区小百花艺术中心的吴凤华也是“二梅花”获得者。 近年来,绍兴先后有《簪凤》、《李惠娘》等5部越剧电影轮流上映,越剧作品连续四年获得国家文化艺术基金支持。

从绍兴的戏迷角数量来看,嵊州的数量最多。 据嵊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统计,嵊州现有戏迷组织126个,越剧文化示范村26个,城市社区戏迷角25个。 其中,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的示范戏角10个、村级越剧之乡3个。

在嵊州,还有嵊州越剧艺术学校,被誉为“越剧艺术家的摇篮”、“中国最美的艺术学校”。 已向全国200多个专业艺术团体输送了近3000名优秀演员、表演者。 自1999年开设越剧表演专业以来,绍兴艺术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350多名越剧人才。 特别是与绍兴文理学院合作设立戏曲表演(越剧)专业、建立陈飞等名师工作室后,毕业生学历和综合素质显着提高。

越剧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馆藏越剧文物史料3万余件。 绍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场管理办公室统计显示,绍兴有270多个常年在省内外演出的民营专业剧团,相关从业人员近7000人,平均每年约24,000场演出。 “没有疫情的时候,一个好的民间剧团一年演出可达五六百场。” 江南越剧团团长陈丽华表示,他们还自筹资金,在平水拍摄了一部原汁原味的越剧电影《花旦》。 《记忆》在爱奇艺视频客户端上线,宣传绍兴戏曲文化。

“去年绍兴举办私人剧场演出,连续28天场馆爆满,为了看演出,一些小店主甚至提前关门抢座位。” 嵊州越剧艺术学校校长钱江南亲眼目睹了越族的走红。 “不错的演出”。

这座爱越之城,以一场越剧盛宴,拥抱五湖四海的宾客

“中国越剧一百年的发展史证明,正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根植人民、关心民生的民心,不断学习和吸收各种优秀文化的艺术养分,中国越剧才得以不断超越地域和语言的限制,创造百年辉煌。” 2006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大会上如此表示。

越剧节目_越剧表演_越剧剧目/

越剧春节联欢晚会

越剧100周年之后,如何推动越剧这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直是绍兴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作为越剧之乡,绍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越剧的指示精神,围绕‘推动中国越剧创新发展,打磨世界华人文化瑰宝’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护和展示中国越剧文化生态,做出表率,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进一步依托越剧全球巡演的平台,提升这张金名片的品质。 在何俊杰看来,越剧的顶层设计可以用来推动国有剧团和民间剧团的发展。 共同发展。 对于国有学术团体,可实行一批一政策。 加强对民间剧团的支持。 “八十年前,袁学芬向草台团队引入了编剧、导演、舞美、灯光等方面的改革,激发了越剧的活力。今天,我们在越剧的改革上也要如此,不仅既秉承传统文化,又具有创新精神,为越剧注入更多现代元素,使其历久弥新。”

越剧节目_越剧剧目_越剧表演/

越剧表演

绍兴演出公司凭借20年江浙沪经典越剧演出,开启了绍兴在越剧演出市场的突围之路。 每年这个时候,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剧迷都会涌向绍兴看戏,全国各大越剧团也习惯性地为绍兴预留这个时间。 名剧团、名剧相继在绍兴上演。 外地戏迷组团来绍兴看戏已成为普遍现象。 今年第20届越剧演出作为第五届中国越剧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将于8月18日拉开帷幕,20部经典剧目呼应20年的坚持。

这里有一场越剧盛宴,也有世界各地越剧爱好者的嘉年华。 经过海选,来自福建、贵阳、深圳、杭州等地的5个越剧团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50名剧迷将在第七届全球剧迷嘉年华中角逐剧目和折子戏表演。

同时,明星版《梁祝》让“一剧”全新绍兴越剧IP深入人心。 采用项目制和承包制。 剧组是一个集体团队,但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 演员均为梅花奖获得者或国家一级演员。 多名演员同一角色,不同流派的唱腔同台演绎,让剧迷充分领略经典越剧的魅力。

越剧表演_越剧节目_越剧剧目/

越剧明星版《梁祝》走进国家大剧院

这样的表演模式很快让《唱一戏》成为越剧转型中最闪亮的明珠,成为绍兴越剧表演新生态的引领者。 最高峰时,名人版《梁祝》3个月内演出86场。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留下了明星版《梁祝》的痕迹。

这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也“飞”上了国际舞台。 在一次又一次的“飞得更高”中,越剧被用来拉近与世界人民的距离,也向世界讲述一个又一个中国故事。

2018年,嵊州越剧小镇在女子越剧首地甘林镇石家岙村正式揭牌。 当越剧从这里回来时,它已经通过艺术、休闲和科技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在衣食住行中打造小镇文化形态,在戏剧舞台上再现小镇魅力,重塑经典文化形态。 在这里,越剧文化与旅游完美结合。 进入越剧世界的游客可以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因为一场戏,我奔赴一座城市。 借助中国越剧艺术节,绍兴还推出了“看越剧、品米酒、游绍兴”的旅游线路和产品。 “越剧是江南文化圈城市群的共同文化符号。在杭甬沪一体化城市发展战略中,绍兴文旅部门将利用上海、杭州、宁波三大旅游客源市场,突出以‘越剧+旅游’旅游特色传承文化,激活文化旅游市场。” 何俊杰说道。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