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人民艺术家尹桂芳创立的“尹派”越剧艺术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 当时的上海,是著名越剧大师的故乡,“殷派”越剧艺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日趋成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沙漠王子》、《浪荡子》、《海棠》等,突出了人物形象,加强了舞台艺术的综合性,形成了古朴、典雅、写实、表现力强的表演风格,歌声自由流畅、醇厚隽永。 特征。
“殷派”越剧艺术以开放性、兼容性为特点,善于捕捉越剧姊妹流派的艺术营养,大胆借鉴京剧、昆剧等剧种的艺术精髓,从戏剧和戏曲中汲取创作灵感。电影,让“殷派”越剧艺术永葆青春、长盛不衰。
20世纪50、60年代,“殷派”越剧艺术进入第二个发展高峰期。 代表作品有《玉蜻蜓》、《信陵君》、《何文秀》、《红楼梦》、《妻求妻》、《西厢记》等。 《屈原》和《江姐》。 无论是表演、演唱还是综合舞台艺术,都日趋成熟和完善,标志着“殷派”越剧艺术已经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表演风格。
作为“殷派”越剧艺术的奠基人,殷桂芳基本功扎实,戏曲题材广泛,表演真实不造作,对戏曲有深度。 无论她如何动作,如何用眼,她都做得自如,恰到好处。 高超。 尹桂芳的演唱注重用词来形成音调,用情感来传达声音。 她善于根据自己的声音条件利用口音、音色、语速的变化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
她在《红楼梦》中饰演的贾宝玉,集稚气、细腻、才华、天真于一身,被观众誉为“活宝”。 尤其是屈原和江姐两个人物,更是越剧艺术中“殷派”突破和超越的完美典范。
尹桂芳在越剧界被尊称为“大姐姐”,不仅因为她精湛的演技,还因为她高尚的品格。 她立志在艺术上改革创新; 她不畏事业困难,淡泊志向; 她对观众一心一意,像家人一样爱她。 这种人格力量与“殷派”越剧艺术融为一体,展现出无尽的魅力。
如今,国家五大剧种之一的越剧,在众多的专业、业余表演团体中,“十有九贤”,而且大多是主要演员,也有一些领军人物, “殷派”粉丝更是遍布全国乃至海外。
从1948年尹桂芳被广大观众誉为“越剧皇帝”,到2006年,在《越女》电视大奖赛“十大金奖”中,6个小生中的4个演员均为《殷派》小生演员。 可见“殷派”越剧艺术受众广泛,影响深远。 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尹桂芳不仅创造了独特的“尹派”越剧艺术,还在1946年创办了著名的青年越剧团。由于众多著名越剧艺术家的参与,其强大的阵容和巨大的声誉震惊了上海观众,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剧团之一。 如今,以“殷派”越剧艺术为命脉的青春越剧团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并不断发展壮大。
1959年,芳华越剧团从上海迁至闽江畔。 “殷派”越剧艺术在福建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20世纪80年代,全省已有20多个专业越剧团遍布全省,越剧成为继闽剧之后的福建第二大剧种。
1979年芳华越剧团恢复后,为了继承和弘扬“殷派”越剧艺术,剧团重新排演了《何文秀》、《老婆问老婆》、《 《红楼梦》和《玉蜻蜓》。 尹桂芳虽然不能再登上舞台表演,但身体残疾、意志坚强的她,致力于培养“尹派”越剧艺术的接班人,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有后继有人。 张小芳、王君安、王一民、陈立宇、徐伟柴等“殷派传人”。
经过尹桂芳和“尹派”后人特别是尹小芳的不懈努力,越剧舞台呈现出“尹派人潮涌动,人才辈出”的可喜局面。 截至2019年,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中共有7位“殷派小生”获得者——毛伟涛、赵志刚、肖雅、王君安、张琳、陈立瑜、蔡哲飞。
作为“殷派”越剧艺术的发源地,福建芳华越剧剧院负有保护、传承、创新的责任。 长期以来,芳华越剧团注重排练“殷派”越剧艺术优秀剧目、培养“殷派”越剧艺术接班人,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8年,“越剧(阴派)”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项目,王君安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阴派)项目传承人” ” 文化和旅游部。 王一民、陈立瑜被福建省政府授予“越剧(阴派)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15年,举办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越剧阴派青年人才培训”项目培训班; 2016年,全国首家越剧名家艺术陈列室——“尹桂芳陈列室”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