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浙江嘉兴地区青年越剧团来沪演出,在共舞台公演了顾锡东编剧的《五女拜寿》,受到上海观众的欢迎和越剧界的好评。
1月4日,上海越剧院以学馆毕业的43名男女演员为基础,并补充一、二团部分青年演员,建立上海越剧院三团。
2月11日~27日,全国副委员长陈丕显,在沪观看了上海越剧院演出的《李娃传》、《春香传》、《凄凉辽宫月》、《打金枝》。
3月13日~4月3日,上海越剧院以上海越剧团名义,赴香港作商业性演出,剧目有《李娃传》、《春香传》、《凄凉辽宫月》及《三盖衣》、《归宁》等部分折子戏。团长袁雪芬、副团长张成之,以及主要演员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等,一共进行16场表演,为观众提供了2.32万人次的视觉盛宴。
4月中旬,由于其卓著贡献和对本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服务,被选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人物之一,那就是徐玉兰。
6月22日~29日,“越劇革新學術討論會”在本市文藝會堂舉辦,這是由上海藝術研究所與浙江藝術研究所聯合主辦的一個重要活動。在這裡,有超過百人的來賓參加,他們包括從業於戲曲界以及相關學科領域的人士。
11月17日~12月13日,由“中國上海越劇團”名稱組成並前往日本進行商業性的表現,其中包含了經典作品《紅樓夢》的呈現。吴琛擔任團長,而郁仁民則為副團長,並且有沈于蘭、高秀麗、中雪蓮等知名人員參與其中總計進行17場表演,其觀眾數達到了25000人次。
11-12 月間,本市第二屆戲劇節也得到了開展,其中包括由徐進和紀乃咸編寫,並由張少祥執導,以吕瑞英和赵志刚為主角的《花中君子》,以及由徐進薛允璜陳鴻钧共同編寫,以張森興為導師並讓陳琦和張曉芳分別飾此兩角版權作品《瑞云》的上映。此外,《花中君子》的優秀表現獲得了一個紀念獎項。
12-20 日間,本地一個特別活動——紀念田漢誕辰85週年,也在當地舉行。傅全香扮 演田汉創作的小品話劇“情探·陽告”,並與其他多種類型的地方戲曲如話劇“關漢卿”的同時上映。
1983年的尾聲至1984年初的一段期間內,又有一個特殊行程,即回娘家探親巡迴時期。一支由袁雪芬帶領的大隊,不僅包含著像范瑞娟、高秀麗、小玉蘭、大文婷、大桂鳳、大敏華等各位專業歌手,也邀請到許多其他高級歌手一起進行了一系列精彩無比的表現。他們展示了幾部經典角色,如“李娃傳”、“春香傳”、“瑞雲”,還有小品折子戏如“打金枝”、“葬花”。他們在嵊縣劇院一共安排了36場表彰,每一次都吸引了大批觀眾,一共接待觀眾達到了47,000人次。而來自四川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地區的地方同伴们也紛紛前來觀摩這些精彩絕倫的情景。
除了地方上的活力展示外,這一年還接待過不少國外訪問者,如土耳其教授Mehmet Yondan美國國際兒童青年中心代表美國、日本德國波蘭駐港領事及其夫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