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风光中越剧老姐妹再次共舞

百年越剧之际,老一辈艺术家聚首嵊州金毅董旭明撰文钱江晚报2006-03-26

为庆祝百年越剧诞辰的到来,众多演艺人士昨日纷纷返回故乡嵊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再次团聚的袁雪芬、王文娟、徐玉兰、傅全香等越剧表演艺术大师。“莺莺”袁雪芬在此行中展现了她对家乡深厚的情感和对越剧传统的热爱。

作为“莺莺”,85岁高龄的袁雪芬回到了娘家的家园,这是一段长达60年的离别。尽管走过了一生,她依然怀念着童年时期在嵊州学戏的地方。在东王村古戏台前,袁雪芬情绪激动地回忆起了过去,“我,是嵊州的女儿。”

与其他老姐妹相聚后,他们共同回忆起了童年的记忆。在这群姐妹中,袁雪芬以其斯文端庄著称,而她的姐妹们则保持着青春活泼的一面。据悉,为纪念越剧百年,其故里将建立“中国越剧文化艺术中心”,每位老一辈表演艺术家都将有一个个人纪念专馆。

回到嵊州后, 袁雪芬深感变化,但乡亲们对于越剧的热爱并未改变。她表示:“以前,我们几个姐妹刚到上海的时候,越剧是不被重视的。但我们通过不断改革,将电影、话剧和昆曲等元素融入其中,使得它变得更加吸引人。”她还提到,当时周恩来看过他们作品,对她们产生了好评,这也是他们能够发展下去的一个幸运因素。

王文娟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13岁就登台演出了,并且成为了一个驰骋于舞台上的小旦演员。她认为今天与观众之间存在距离问题,一方面是缺乏足够数量的大型戏院供演出,也是因为现在许多演员与观众交流不多。“你得经常上场,让观众熟悉你的形象。”她说,同时指出票价也需要合理调整,以吸引更多观众观看。

同时,她解释道为什么上海 越劇院 的服装从未改变,即刻意保留原汁原味,以维持时代感。而新戏服则会进行改动,如《蝴蝶梦》、《赵氏孤儿》、《虞美人》等。此番返乡,不仅让这些老一辈艺人们见证了家庭变迁,更让他们看到自己所珍惜的事业如何影响着新一代。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