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金龙(1901—1949),小名阿肖,浙江嵊县普义覆泉山村人。家境清贫,他自幼给人做儿子,由继父养大。在那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中,鲍金龙展现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艺术追求的热忱。他早年拜男班名伶王雪标为师、金锡芳为过堂师傅,从而开启了他的戏剧之路。他跟随师傅学习,边演边学,不仅初习旦角,还改练老生,这种多方面的学习使他在表演技巧上有了扎实的基础。
由于记忆力强、悟性好,再加上他善于钻研和不断向新技术开放,他不仅掌握了旦、老生成套基本功,更是精通刀枪棍棒和翻滚跌打等武功技巧。这一切都成为了他成为一位优秀越剧表演家的重要因素之一。1933年受同乡王天喜之邀,鲍金龙进四季春科班担任掌教。在这里,他采用了一种独特教学法,即按行当实用教学,并结合所教之戏,急用先教,在此基础上,对艺徒进行全面教学。此外,他还提倡大戏小戏文戏武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得徒儿们能够快速进步并取得显著效果。
尽管鲍金龙作为一位严厉但又关爱学生的老师,有时会使用鞭子来训斥那些犯错的小伙伴,但这一切都是出于对他们艺术成长的一份深切关心。因此,即便面对这样的严格要求,艺徒们也能感受到他的无私与真诚,他们既害怕,也尊敬这个伟大的导师。毕业后,他仍然继续与学生们一起在舞台上共度时光,为他们提供宝贵的指导和支持,最终培养出了许多卓越的人才,如袁雪芬、傅全香等知名越剧表演者,这些人都曾在鲍金龙先生那里接受过系统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