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金龙(1901-1949),小名阿肖,出生于浙江嵊县的普义覆泉山村。尽管家境贫寒,他自幼便给当地家庭做儿子,由继父抚养长大。在那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和智慧。早年,鲍金龙师从男班伶人王雪标,并接受过旦角方面的指导。他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展示了出色的记忆力和悟性,还对技艺有着极高的追求,从旦角转变为老生角色,同时掌握了武功技巧,使他成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演员。
1933年,受同乡王天喜之邀,鲍金龙进驻四季春科班担任掌教。他以其独到的教学方法,将戏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他的教学风格严谨,对待学员要求极高,以至于一旦发现错误,即刻施以“满堂红”作为惩罚。但这种严厉并非无情,而是出自于他对学生艺术成长的深切关怀,因此徒弟们既敬畏又爱戴他。
鲍金龙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师,更是一位培育人才的人。他孜孜不倦地帮助那些有志向但缺乏机会的小伙伴,如袁雪芬、傅全香等人,他们都因鲍金龙而得到了成长,最终成为了一批优秀表演艺术家。他的教诲和影响力远超个人,这些都是对传统越剧教育的一次重大革新,为后来的越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