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鱼》是一出源自湘剧的神话故事,经过康德改编并整理而成。该剧于1956年11月21日由上海越剧院二团在大众剧场首演。此前,该剧的原型《鱼篮记》曾经被移植和整理,以适应越剧的独特风格。
故事简介如下:张珍是一个书生,他的父亲曾与丞相金宠订下了婚约,但最终因家道中落而未能成婚。金宠以此为理由,命令张珍在碧波潭边上的草庐里读书,不得有功名,以免成为白衣婿。张珍在这里读书声望深受一位鲤鱼精所爱,这个鲤鱼精变身成了金府小姐牡丹。一天,张珍偶然遇见了真实的牡丹小姐,被误认为是贼,并因此被逐出了金府。
鲤鱼精带着张珍返回故乡,在途中又一次被捉回到了相府。这时候,真假牡丹小姐难以区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金宠请来了包公来断案。但就在这时,一只龟精伪装成假包公,使得真假包公都无法辨认。而后,又请来了张天师来捉妖。当鲤鱼精败给了天兵之手时,却幸运地得到观音菩萨救赎。但她选择留在尘世,与张珍结合,而不是选择成仙。
1956年11月21日,该剧首次亮相,由上海越剧院二团在大众剧场上演。这出戏由黄沙导演、顾振遐及杜春阳音乐整理、黄子希及顾大良舞美设计、薛传纲舞蹈指导。此外,还有筱桂芳饰演張珍、王文娟饰演鮑魚精、郑忠梅饰演金宵以及陈兰芳饰演牡丹等多位优秀艺术家参与表演。
该戏不仅唱段优美,而且还包含做(即武打)、念(即念白)和打(即武术)四种表现形式,是一部充满活力的神话喜劇。这部作品赞扬了鮑魚仙子的純情愛情追求,並諷刺了牡丹小姐對貧穷者的欺凌行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该戏还多次作为代表作向国宾展示,并且曾于1960年随上海越劇院赴香港巡迴表演。此外,该戏也出版为单行本,并收录进《越劇菁華》的第二集中发行,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次机会去欣赏到这部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