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月芳,浙江嵊县人,1920年1月31日出生,是一位杰出的越剧演员。她不仅是一名演员,更是中国同盟盟员,1932年入学当地的霓裳仙云科班,在启蒙老师张瑞标的指导下,她的艺术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随后,她在金华、兰溪、东阳、义乌等地表演了多部经典戏曲,如《杨五郎削发》、《投军别窑》,逐渐成长为一名重要的台柱。
1935年,她来到上海,并加入了新舞台、汇泉楼、同乐和永乐茶楼等著名戏院的绍兴文戏男女混演戏班。在这里,她拜马潮水为师,与邢竹琴、筱丹桂、支兰芳等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她的代表作包括《碧玉簪》、《珍珠塔》、《盘夫索夫》、《梁祝》、《孟丽君》和《何文秀》,深受观众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邢月芳继续在京剧界崭露头角。在群英舞台戏班中,与姚月花和魏梅照合作,在环龙剧场成功走红。她以独到的技艺在《玉蜻蜓》中的“捉火”表演赢得了广泛赞誉。此外,她还与小白玉梅、高杏花、高文娟和张茵一起在同孚戏院工作达四年的时间。
解放后,邢月芳积极参与复兴越剧团并担任团长兼主演。她善于文武双全,对各种传统剧目都有精湛掌握,并且能够顺应时代发展,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她的作品包括陶贤新编的《恒娘》,陈曼新编的《寒流》(即白毛女)以及现代清装戏如《杨乃武与小白菜》的上 演。
此外,还灌录了一系列唱片,如《盘夫》(指扮相)及送凤冠。这位伟大的越剧家不仅留给我们宝贵的人生经历,也留下了一批优秀学生,他们继承并发扬她的事业。1959年起,由于政治原因,她转而投身教育工作,最终成为江苏省戲曲学校越劇班的一名主教老师,再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新的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