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锦花的艺术生涯始于对张福奎和马樟花的深刻研究。她的师承之路,融合了传统与创新,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陆派艺术。陆锦花以扮演儒生、穷生、巾生的角色而闻名,她的演唱风格朴实自然,不追求华丽,却能展现出清晰明丽的美感。她在诸多剧目中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如《珍珠塔》中的方卿、《彩楼记》的吕蒙正、《盘夫索夫》的曾荣、《劈山救母》中的刘彦昌和《情探》的王魁等。
代表性唱腔包括《珍珠塔》中的前见姑及《劈山救母》中宿庙题诗等。在表演风格上,陆派注重稳定平衡,而非高调浮夸。其清板技巧精湛,每一曲都充满变化,行腔稳准,旋律往往在低音区进行,上句常用低音6与5推到低音3,而下句则落入低间5音。
落调方面,陆派追求简朴大方,但内蕴丰富。一招一式,都显得既简约又有韵味。此外,她吐字清晰遒劲,又能润腔委婉柔顺,使人耳目一新。她擅长运用舞台表现力,以温文儒雅为特点,同时又真切动人。
例如,在《珍珠塔》中,她分别饰演见姑与试姑两场戏,准确把握人物感情变化,从严肃恭敬到愤慨失态,再至决绝离去,一系列动作神态都体现出人物心理状态,让观众感受到真实可信。而在《后见姑》,她以三次试姑作为喜剧高潮,将单纯天真的道士形象,与自尊自信、高傲的心理状态完美结合,使观众印象深刻。
陆派继承者如曹银娣、陆文治、许杰和夏赛丽,他们各有所长,为该流派贡献了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