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与京剧白蟒台

京剧,这一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表演技艺,赢得了无数观众的青睐。而在京剧的众多流派中,马派老生以其韵味醇厚、表演细腻而独树一帜。马连良,作为马派老生的创始人,更是以其精湛的演技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代表作之一《白蟒台》,更是以其跌宕起伏的剧情和动人的唱段,成为了京剧爱好者们心中的经典。

一、马连良与《白蟒台》

马连良(1901年2月28日~1966年12月16日),字温如,生于北京市,是中国京剧男演员,工老生,京剧“马派”创始人,“四大须生”之一。他的表演风格独特,将“生”“末”两行的表演手段融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京剧的唱腔艺术,形成了唱念做相结合的风格。《白蟒台》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白蟒台》又名《云台观》《拿王莽》,京剧传统剧目,取材于《东汉演义》第十四回。讲述了王莽因洛阳失守,派邳彤领兵拒刘秀,自建蟒台,以备事败躲藏。台筑成,将工匠杀死灭口,而邳彤反降刘秀,引兵搜拿王莽。有一工匠出首,拿获王莽,绑至云台观斩首的故事。该剧剧情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冲突激烈,尤其是马连良饰演的王莽一角,更是以其精湛的演技和深情的唱腔,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


二、《白蟒台》中的著名唱段赏析

“想当年设酒宴松棚会上”


这一唱段出现在剧目的开头部分,王莽在松棚会上设酒宴,用药酒毒死平帝老王,并感慨刘氏宗嗣俱已丧,逃走了妖人刘秀小儿郎。马连良在演绎这段唱词时,以其独特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将王莽的阴险狡诈和野心勃勃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嗓音浑厚而富有穿透力,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诉说着王莽的阴谋和野心。


“听说是九梁王遭了害”


当王莽得知九梁王遭害的消息时,他内心的惊恐和不安在这段唱词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马连良通过细腻的眼神和动作,将王莽的惊恐和慌乱表达得恰到好处。他的唱腔深情而富有感染力,让观众仿佛能够感受到王莽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八月十五把寿拜”


这一段唱词出现在剧目的部分,王莽在寿宴上得知徐士英定计害平帝,苏献在一旁巧安排,他内心充满恐慌。马连良在演绎这段唱词时,以其精湛的演技和深情的唱腔,将王莽的惊恐和绝望展现得入木三分。他的表演充满和张力,让观众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剧情的紧张和激烈。


三、马连良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马连良作为京剧史上的传奇人物,其艺术成就斐然。他不仅在传统剧目中有着出色的表现,还积极创新,改编和创作了许多新剧目。他的表演风格独特,唱腔深情而富有感染力,深受观众的喜爱。同时,他还致力于京剧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京剧人才。


《白蟒台》中的这些著名唱段,不仅是剧情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马连良艺术生涯中的瑰宝。它们见证了马连良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也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唱段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和韵味,更让后人铭记了马连良这位京剧大师的卓越贡献。


四、结语

京剧《白蟒台》中的著名唱段,是马连良艺术生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以深情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展现了王莽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情感。同时,这些唱段也见证了马连良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作为京剧爱好者们心中的经典之作,它们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和韵味,更让后人铭记了马连良这位京剧大师的卓越贡献。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