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那天的每一个细节。1987年,北京的一家文化宫举办了一场京剧名家的演唱会,那是我第一次亲眼见识到这样一场盛大的艺术表演。
当时,我还是个学生,对于京剧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充满了好奇和敬畏。我听说这次演唱会将汇聚了多位在京剧界有着深厚功底的名家,他们将以不同的角色扮演来诠释经典戏曲,让观众体验到京剧之所以为“千年戏曲”的魅力所在。
到了那天,文化宫的大厅里早已人山人海。人们穿梭在走廊之间,不断地向售票窗口排队购买门票。我也跟着大家一起排起了队,但我心中却不禁有些紧张,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体验。
终于,我买到了票,一手提着小包裹,一手牵着妈妈的手,我们找到了座位。舞台上已经布置好了,四面都是红色的丝绒幕布,上面点缀着金色的字母和图案,看起来格外庄严而华丽。
等待开始的时候,空气似乎都凝固了,每个人都屏住呼吸,只是偶尔有人低语或者打发时间。但随即,从后台传来了鼓点声,然后是一阵阵悠扬的声音,那是来自于各路名家的歌声,它们交织成了一首首动人的乐章。
第一位登台的是黄梅校长,他饰演的是《霸王别姬》中的花子婆婆。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那种无与伦比的专业技巧和情感投入。他用一种特殊的腔调、表情,以及优美的身体语言,将人物内心世界完美地展现出来,使得整个大厅里的观众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进去。
接下来轮到李碧玉,她饰演的是《窦娥冤》中的窦娥。在她的表演中,我感受到了她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以及她精湛的地理功夫。她通过各种非言语交流,如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等,以极其真挚的情感表现出了窦娥坚韧不拔、悲壮凄凉的人格魅力,这让我印象深刻,也让很多观众落泪不止。
最后,是段誉师傅,他饰演的是《西厢记》的潘金莲。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前那样只专注于武术,而是在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独特的人物造型和表达风格。他以一种生动活泼又带有一丝狡猾的小丑形象,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多彩,为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心情变化。
整场晚会结束时,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欣赏京剧,并且从此对它产生了一种难以忘怀的情感。此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都会思考那些名字背后的故事,以及他们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去推动这一传统艺术不断发展-evolve-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