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时光:重访越剧名伶徐玉兰的足迹
在浙江绍兴的一座古老建筑中,一个身影静静地站在台上。她的脸庞轮廓分明,眼神深邃。她穿着一袭传统的越服,上面点缀着金线和绣花,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又庄严的气质。这就是我曾经见过的越剧演员徐玉兰。
想起那些年,我对她充满好奇。那时候,她是上海市首批获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的人之一。在那个时代,她用自己的努力为越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今天,她还在吗?
我决定去找出答案。我踏上了寻找徐玉兰踪迹的小路。在绍兴的一个小院子里,我终于找到了她。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她的声音依然清脆有力,那种艺术家的气息仍然弥漫在空气中。她告诉我,现在她更关注于将越剧教给下一代,让这个美丽而复杂的艺术形式能够流传下去。
谈到这方面,她举了一个真实案例:“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来问我关于《琵琶曲》的表演技巧。我就带他回忆那首曲子的历史背景,以及如何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表现音乐的情感。”这样的情景让我感到温暖,因为这是艺术与教育相结合最美妙的地方。
随后,我们一起看了一场由学生们主演的《红楼梦》精彩绝伦。他们不仅舞蹈精湛,而且语言流畅,他们似乎也能感受到那段历史上的风云变幻。而且,在每一次表演结束后,都会有观众向他们表示赞赏,这让整个空间充满了热烈的情感交流。
当天晚些时候,当我们坐在院子里的灯光下闲聊的时候,我再次提起我的问题:“徐老师,您今年还在吗?”她微笑着回答说:“岁月匆匆,时间飞逝,但我的心永远与越剧同行。”
听罢,这个问题似乎不再重要了,因为无论何时何刻,徐玉兰的心总是在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美好的东西。而对于是否还活着的问题,也许答案就在我们的内心——只要有爱,有追求,无论年龄多大,都可以继续前行,为生命添砖加瓦,为文化添彩增辉。这便是我重访名伶徐玉兰所学到的宝贵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