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充满激情与理想的1947年,越剧界十姐妹——徐天红、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范瑞鹃和吴小楼,以及张桂凤、筱丹桂、徐玉兰和尹桂芳——携手共创了一个不朽的传奇。正当袁雪芬因病暂时退出舞台,她却对越剧的未来深感忧虑。她观摩了上海各越剧团的演出,发现演员们过度劳累,没有休息和进修机会,更无法培养新一代艺术家。
于是,她与韩义、高志等人共同商讨了一项振兴计划:通过越剧界联合义演,建造自己的剧场,让同道中人的轮流上台,以推动越剧改革,并设立一所专门培养新人之学堂。这个提议获得了越剧界许多名角支持,他们决定于7月29日在四马路大西洋菜社召开会议,商讨具体事宜。
为了确保这一事件的严肃性,他们特地请来律师平衡起草合约。这份合同表明,由于大家对于推广新型越剧及关心同仁福利有着相同的心愿,因此大家决定联手发起此次行动,将力量汇集起来,为建立新的实验劇場而努力。此外,这些发起人也承诺共同负责一切关于劇院及劇務的事务,以期促进越戏繁荣昌盛。
这10位发起人后被称为“十姐妹”,他们选择以《山河恋》作为联合公演的代表作。角色分配既采用了抓阄,也有导演指定的一部分,以保证公平无私。在酷热夏季,每个人都自费制作服装,并自行支付车资,一直到排练结束。而8月18日,他们在黄金大戏院举办了一场历史性的联合公演,这场《山河恋》的成功让整个上海沸腾,不仅每天两场客满,而且还获得了大量报纸报道和评论。
然而,在8月28日晚上,当局突然勒令停演,因为理由是认为手续不完备。这导致袁雪芬等人急忙赶到社会局,但只好等待局长吴开先归来。在他的帮助下,最终撤消了停演令,《山河恋》得以继续进行。这段经历不仅展示了她们坚持艺术理想的决心,也证明了团结就是力量,是任何困难都不足为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