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演员徐玉兰简历貂蝉让我忧虑起了

在芳华越剧团的《貂蝉》复排中,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忧虑。越剧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其流派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远不仅仅是简单地复制和搬上舞台。张云霞先生曾经主导的一支卢湾越剧团已经消失了,许多编导、音美、演员都已不在人世。这使得戏曲艺术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性,而一个稳定的精英团队对于风格形成至关重要。

上海越剧院以《红楼梦》、《西厢记》等作品著称,它们之所以能保持较高的传承质量,是因为那里拥有完整班子和原始创作资料。但是,就像我对芳华越剧团《貂蝉》的复排感到少了一份原汁原味,那种张先生独有的风味和神韵似乎没有被完全继承。我担心的是,如果我们只是盲目追求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而不是通过脚踏实地与老一辈接触来学习,我们可能会错过真正的传承机会。

更让我忧虑的是,一些年轻演员离开作曲家,不再设计唱腔,离开琴师就不会开口,甚至离开导演也不会出场,这让人担心我们的未来是否能够保证。贺仁忠先生提出的《演员唱腔制》,强调了演员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但到底是由作曲家设计还是由演员自主,这仍然是个问题。

如今,我们面临着如何既要保持原汁原味,又要不断创新,以两条腿前进来走向未来的难题。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待传统艺术的情怀。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坐下来聆听那些曾经与张派接触过的人物,他们口述下的故事,无疑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继承并发展这门伟大的艺术形式。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