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吟:越剧十姐妹的传奇编导
在1920年出生的于吟,原名姚鲁丁,是浙江海宁人。自幼对戏曲情有独钟。在30年代,他进入了复旦大学,并加入了狮吼剧社,与欧阳山尊合作演出了许多话剧。毕业后,他先后担任北新书店的编辑,并被电影导演张石川邀请成为特约编剧。
1942年10月,于吟来到了大来剧场,这是他参与越剧改革的开始。他与袁雪芬一起,不断尝试新的表演形式和节目内容。随后的几年里,他在通商剧场、龙门大戏院以及同乐戏院等地工作,合作伙伴包括谢素芳、王桂英、尹桂芳、竺水招、傅全香和范瑞娟。
他的作品中,有《古庙冤魂》、《情天恨》(改编自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断肠人》、《蛮荒之花》、《人海漂航》、《家庭怨》等。此外,还有《烈女岗》、《福尔摩斯》,其中尝试使用西洋乐器提琴和簧管进行伴奏。而且还有《夜深沉》、《寒江风云》,以及宫闱历史题材如《孝女心》(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李尔王》)。
1945年的美华戏院,他与徐玉兰及傅全香合作创作了现代都市题材的喜歌舞劇《浮生六记》(乔奇导演)。而到1947年的东山越艺社时期,他继续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如,《何时归》、《春梦留痕》、《摄政王之恋》,并为少壮团队及丹桂团队提供了多部作品。
建国之后,在运动中的于吟遭受冤屈,但80年代平反昭雪后,其才华得以重新被社会所认可。这段经历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坚韧不拔,以及对艺术事业忠诚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