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十年代,越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尺调腔]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著名演员。她们既保持对传统的尊重,又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吸收各路好料,不断丰富和完善越剧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最终,每位演员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风格又逐渐聚集成不同的越剧流派。
越剧流派是由这些演员创造并代表的一种表演艺术,它包括剧目选择、唱腔技巧、念白方式以及做戏策略等多个方面。在塑造典型角色形象中,这些元素相互融合,共同体现出每个流派独有的特色。特别是在唱腔方面,每个流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其曲调组织手法各异,通过旋律、节奏变化,以及板眼处理上的不同来塑造各自的基本风格。起调、落调、中间拖腔,以及旋律反复变换中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更是每个流派唱腔艺术魅力所在。
在具体表现上,每位演员都注重发声技术、音色控制以及情感投入,以此展现自己的个人特色。此外,还有许多细微之处,即使不能完全用曲谱记录,也更能显现出每个流派独有的色彩。一门戏种,如果其内涵丰富,那么它就更具生命力,更能够促进戏种繁荣与成熟,同时也会扩大其表演领域。
目前,我们看到,有袁雪芬创立了袁派,有尹桂芳创立了尹派,有范瑞娟创立了范派,有傅全香创建了傅派,还有徐玉兰创建了徐派,戚雅仙创建了戚仙及王、大陆、高张两家的金牌艺人;而且还有吕家也有很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