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月芳越剧演员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越剧十大姐妹流派唱腔中的璀璨明珠

邢月芳,浙江嵊县人,1920年1月31日出生,是一位杰出的越剧演员,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越剧十大姐妹流派唱腔中的璀璨明珠。她的艺术生涯始于1932年的当地霓裳仙云科班,在启蒙老师张瑞标的指导下,她迅速成长为一名顶尖的演员。

在上海期间,她加入了新舞台、汇泉楼、同乐、永乐茶楼等戏院的绍兴文戏男女混演戏班,与马潮水等名家学习并合作演出。她与邢竹琴、筱丹桂、支兰芳、陈素娥、竺水招和徐天红等合作多次走红,并在环龙剧场中以《玉蜻蜓》中的“捉火”技艺独到而闻名遐迩。

解放后,她组织过复兴和青山越剧团,任团长兼主演,并曾任振奋越剧团副团长,为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做出了贡献。她不仅善文能武,还掌握了近百个各类演出剧目,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现代话题融入传统戏曲中,如陶贤新编的《恒娘》、《寒流》、《白毛女》,以及陈曼新编的小说改编版如《杨乃武与小白菜》等清装戏。

她还灌录了一系列唱片,如《盘夫》、《送凤冠》,展现了她的高超表演功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她转向教育工作,从1959年起先后担任江苏省戏曲学校主教老师,再次任上海虹口区专业剧团学馆副馆长兼主教至1960年。同时,她还是上海市虹口区第四届至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位传奇性的女性,用生命全力的投身于对国家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音乐及歌舞艺术进行保护与弘扬,为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