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风华俞会珍与百年流派的和声联唱

百年越剧风华:俞会珍与十大流派的和声联唱

在浙江宁波出生的俞会珍,自1977年考入浙江艺术学校越剧班起,就被彩旦名丑屠笑飞的学生称号所追寻。1983年毕业后,她分配进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凭借她塑造的10余个性格鲜明老年妇女形象,在越剧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五女拜寿》中的陈夫人、电影版《汉宫怨》的淳于衍、《双玉蝉》的徐夫人,《唐伯虎落第》中的鲍大娘、电影版《何文秀·算命》的杨妈妈、《拾玉镯》的刘媒婆、《双珠凤》中的文母、舞台艺术电视片版《白头吟》的苗九姑、《珍珠塔》的姑妈录制磁带版《小姑贤)的婆婆及舞台艺术电视片版《白兔记)的张丑奴等角色,都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演技得到了多方面认可。1982年,她荣获了首届小百花会演优秀小百花奖;1987年,再次获得第三届戏剧节优秀演员奖;而在1988年的全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中,更是获得了一枚“银屏奖”。她以真实自然的表演和清晰吐字赢得了广泛赞誉,被誉为“天生彩旦”。

从诙谐风趣到心地善良,从古道热肠到重情重义,从心狠手辣到利欲熏心,每一个角色都栩栩如生,让人喜爱又让人捧腹,让人切齿。她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彩旦,更是新一代越剧传承人的典范。在这场跨世纪的大合唱中,俞会珍以她的才华和奉献精神,与其他九位代表不同流派的先贤们共同编织着一段段传奇故事,为我们的文化遗产添上了新的篇章。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