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充满希望与忧虑的1947年,越剧界十姐妹联合义演的故事如同一场动人的春天。正当袁雪芬因病暂时退出舞台,她却被越剧的未来深深打动。她看到上海各大越剧团日夜两场演出,却没有休息时间,更无机会进修和培养新人,这让她感到担忧。于是,她与韩义、南薇、成容、汤蒂茵等人商议,并提出了一个震撼世界的计划——建造自己的剧场,让志同道合的姐妹轮流演出,以推进越剧改革,并设立一所专门培养新人的学校。
这个壮举得到了越剧界名演员们的一致支持。在四马路的大西洋菜社,七月二十九日,他们聚集商讨具体事宜。为了确保这一决定具有法律效力,他们请来平衡律师起草了一份合约。这份合约不仅阐述了他们共同发扬新越剧及谋福利之目的,还明确了每位发起人都需共同负责,为使这项梦想成为现实。
十位发起人,即后来的“十姐妹”,签署了这份历史性的合约:尹桂芳、徐玉兰、竺水招、筱丹桂、袁雪芬(尽管已因病暂退)、张桂凤、吴小楼、高香、何全香、高天红和范瑞娟。这次联合义演的主打作品是《山河恋》,角色分配既有随机抽签,也有导演指定以保证公平性和专业性。
面对炎热夏季,每位成员都自掏腰包制作服装,自备车费,不顾酷暑苦练,最终成功完成了排练。在八月十八日,当“十姐妹”通过醒目启事宣布将于八月十九日在黄金大戏院联合公演《山河恋》时,全城沸腾。公 演开始后,每天进行两场表演,都迎来了客满的情景,引领报纸铺天盖地报道评论。而田汉先生更是在《新闻报》上撰文称赞此次合作为“团结就是力量”。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顺利的时候,一纸来自社会局的勒令突然出现,要停顿所有活动,因为手续不完备。但是,在紧要关头,“十姐妹”并未放弃斗争。当她们找到社会局长吴开先时,他已经离开处理其他事务。不过经过她们坚持据理力争,最终吴开先撤销了停业令,《山河恋》的表演得以继续进行。
这样的经历不仅证明了女性力量,也展示了一群艺术家对于传承文化而战的心态和决心。这些年轻女孩用行动展现出他们对艺术前途以及未来的责任感,而他们的事迹也成为了中国戏曲史上的辉煌一页。